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極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於非洲北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9,065,000平方公里,可以將整個美國本土裝進去,「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صحراء,是從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這塊沙漠大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以前。概況
撒哈拉沙漠西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尼日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為幾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於阿爾及利亞阿哈加爾高原,位於尼日艾爾高原和位於查德提貝斯提高原;東部是最為荒涼的區域,為特內雷沙漠利比亞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點為位於提貝斯提高原中的庫西山海拔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將非洲大陸分割成兩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這兩部分的氣候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界是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阿拉伯語稱為「薩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語稱為「蘇丹」,意思是黑非洲。
從50萬年前開始,就有人類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撒哈拉還不是一個沙漠,氣候類似於現在的東非,在沙漠地帶發現了大約有3萬幅古代的岩畫,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恩阿傑爾高原,描繪的都是河流中的動物,如鱷魚等。同時也發現過恐龍化石。但現在的撒哈拉自從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羅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綠洲附近,已經幾乎沒有大面積的植被存在了。
現在還有大約250萬人生活在撒哈拉範圍內,主要分佈在茅利塔尼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有屬於阿拉伯語系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爾人;以及一些黑人種族,如圖布人努比亞人,薩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範圍內最大的城市是茅利塔尼亞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較重要的還有阿爾及利亞的塔曼臘塞特馬里廷巴克圖尼日阿加德茲利比亞加特查德法雅

撒哈拉沙漠衛星照片

[編輯] 歷史
根據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岩畫,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岩畫分為幾個階段:

[編輯]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在始新世前後,當時的撒哈拉並沒有很乾燥,而是廣闊的河流沖積平原。由於此段時間並未有人類的活動跡象,因此取名史前,而非壁畫之圖像。

[編輯] 水牛時期
水牛時期,大約從3萬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這時期的岩畫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時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經在當地絕跡的動物奶汁混合顏料畫在岩石上的,這些動物包括有水牛、河馬犀牛,畫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頭、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擊打獵物,但沒有見到標槍,他們經常戴有圓型的盔帽。這些岩畫主要分佈在阿爾及利亞的東南部,以及查德和利比亞境內。

[編輯] 黃牛時期
黃牛時期,大約從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一時期當地居民開始從事遊牧生活,放牧,曾經發現有陶器和新石器時代經過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頭,也有一些打獵用的弓箭。放牧的動物是從亞洲引進的。後期也發現一些可以聚集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遺跡。

[編輯] 馬時期
馬時期,大約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這一時期已經有跡象表明當地引進了駱駝和奶牛,並從事大規模的農業。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後從腓尼基人那裡學會了使用和鍛造鐵器。當地建立了橫跨整個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
從公元前2500年開始,撒哈拉已經變成和目前狀態一樣的大沙漠,成為當時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僅僅在綠洲有一些居民,商業往來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羅河谷是一個例外,由於有充分的水源,這裡成為植物生長繁茂的區域,也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但是尼羅河有幾個無法通航的大瀑布,也為商業貿易造成很大的障礙。不過埃及還是能夠透過這裡將鐵器技術,以及帝王的觀念傳播到南方的努比亞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時,古希臘腓尼基人開始對這一地區產生影響,希臘商人順著沙漠東部的邊緣地帶開發商機,在紅海沿岸建立了許多商業殖民地。迦太基則沿著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開發,但是由於大西洋風波險惡,也沒有充分的市場,所以他們的探索從沒有超過現在摩洛哥所在的範圍。中央集權的國家只分佈在沙漠的北部和東部邊緣,他們的權力達不到沙漠腹地,所以這些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經常受到在沙漠中遊牧的柏柏爾人的襲擊。
撒哈拉沙漠歷史上最大的變化來源於入侵的阿拉伯人帶來的駱駝,它們使貿易往來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長們將馬匹和工藝品運到南方,南方的薩赫爾王國由於出口黃金和鹽而變得富裕強大。沙漠中的綠洲成為商業中心,逐漸被北方的酋長們控制起來了。
這種狀態持續了幾個世紀,直到歐洲人發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繞過撒哈拉去掠取幾內亞的資源,然後其他歐洲國家也緊跟其後,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業價值。
雖然殖民者們忽視了撒哈拉沙漠的價值,但現代卻發現很多有價值的礦藏,包括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油氣資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礦。

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

大峽谷1919年成為國家公園的紀念郵票
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沖蝕而形成,色彩斑斕,峭壁險峻。1979年大峽谷被列入世界遺產。在許多非權威版本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觀列表上都有大峽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

大峽谷總長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公尺,寬度從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羅拉多高原抬升時,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層層沉積岩,由此形成了大峽谷。將近20億年來的地質變遷史一覽無餘。

1540年,一個名叫加西亞·洛佩茲·德·卡迪納斯(García López de Cárdenas)的西班牙人最先發現了大峽谷。19世紀70年代,美國陸軍少校約翰·韋斯萊·鮑威爾(John Wesely Powell)率領第一支科學考察隊前往大峽谷。鮑威爾將谷中的沉積岩層形容為「一本巨型小說中的書頁」。然而,此前已有美洲印第安人在峽谷壁上定居了。
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沖蝕而形成,色彩斑斕,峭壁險峻。1979年大峽谷被列入世界遺產。在許多非權威版本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觀列表上都有大峽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
大峽谷總長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公尺,寬度從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羅拉多高原抬升時,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層層沉積岩,由此形成了大峽谷。將近20億年來的地質變遷史一覽無餘。
1540年,一個名叫加西亞·洛佩茲·德·卡迪納斯(García López de Cárdenas)的西班牙人最先發現了大峽谷。19世紀70年代,美國陸軍少校約翰·韋斯萊·鮑威爾(John Wesely Powell)率領第一支科學考察隊前往大峽谷。鮑威爾將谷中的沉積岩層形容為「一本巨型小說中的書頁」。然而,此前已有美洲印第安人在峽谷壁上定居了。 地理環境

從河面看大峽谷
大峽谷最深處約1900公尺。從李氏渡口(Lee's Ferry)至漢斯險灘(Hance Rapid),峽谷平緩傾斜,岩層顯露無遺。從谷底至頂部沿壁露出從前寒武紀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層次清晰,岩層色調各異,並含有各地質時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峽谷終止於格蘭德瓦什崖(Grand Wash Fault)。
在由板塊活動引起的造山運動以及地殼隆起的共同作用下,沉積岩被抬高上千英尺,從而形成了科羅拉多高原。海拔的升高也導致了科羅拉多河流域降雨量的增加,但並未足以改變大峽谷地區半乾旱的氣候。隨後的山體滑坡及其它塊體移動又造成了向源侵蝕河流襲奪,種種的這些都傾向於加深、擴展乾旱環境中的峽谷。
地殼隆起並不均勻,這就導致大峽谷的北岸比南岸高出三百多米,並且科羅拉多河與南岸更靠近些。北岸高地降水量相對較高,其幾乎所有徑流都流向大峽谷中;而南岸高地的徑流則順著地勢向著背離峽谷的方向流去。這就加劇了峽谷的侵蝕,使科羅拉多河北岸的峽谷及其分支更快地拓寬。

大峽谷的日出
由於海拔差異,峽谷北岸的氣溫相對低於南岸。冬季,該地區常有大量降雪。從北岸觀望,峽谷的擴張較為明顯。
大峽谷的邊緣是一片森林,越往峽谷中走溫度就越高,到峽谷底端則近似荒漠地帶,因此大峽谷中包含了從森林到荒漠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國家公園內的植物多達1500種以上、並有355種雀鳥、89種哺乳類動物、47種爬蟲動物、9種兩棲類動物、17種魚類生活其中。第26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也是大峽谷的眾多熱愛者之一,他多次在此獵捕美洲獅或是欣賞風景。

[編輯] 地質變遷

大峽谷的日落
峽谷成因的細節依然廣受爭議。據地質學家韋恩·萊尼說:「至今,地質學家們仍然無法確定峽谷的準確形成年代以及沖積的細節過程。」關於大峽谷的形成原因,也無任何權威性理論。
大峽谷崖壁上裸露的岩層年代跨度很大,既有20億年前形成的毗濕奴片岩(Vishnu Schist,位於 Inner Gorge 底部),又有2.3億年前形成的凱巴灰岩(Kaibab Limestone,位於岸上)。當最初的北美大陸海岸線反覆向前推進或後退時,許多岩層便在溫暖的淺海、沿岸海灘、或是沼澤地中沉積下來。但也有例外,其中包括在沙漠中以沙丘形式沉積的可可西諾砂岩(Cococino Sandstone),以及 Supai 岩層的某些部分。
大峽谷之所以如此之深、其岩層(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形成)如此高聳,可能要歸功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科羅拉多高原將近1500至3000米的抬高。這一抬高使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的傾斜度大大增加,從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強了其下切岩石的能力。
科羅拉多河盆地(大峽谷是它的一部分)已有4000萬年歷史,但大峽谷本身的歷史或許還不到600萬年(大部分侵蝕是在最近200萬年內才發生的)。所有這些侵蝕的結果就是——造就了地球上最完全的地質寶庫之一。
冰河時期,相對較潮濕的氣候使古科羅拉多河水系的總水量有所增加,從而加快了其下切河道的速度。
530萬年前,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被打開,使得古科羅拉多河河床位置降低。這一變化直接導致下切侵蝕比例的增加。從那時起至120萬年前,古科羅拉多河下切到了與現在相差無幾的深度。如今呈階梯狀的岩壁是由差別侵蝕造成的。

大峽谷
100萬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大多數在峽谷的西部區域附近)產生了大量火山灰熔岩(甚至曾將河道完全阻塞),隨後沉積形成火山岩——這是峽谷中的最為年輕的岩石。

維多利亞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
維多利亞瀑布下的峽谷
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地理位置:東經25.86°,南緯17.92°)位於非洲三比西河的中游,尚比亞辛巴威之間,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它寬約1.7公里,高約128米。
1855年蘇格蘭探險家大衛·李文斯頓成為首位見到維多利亞瀑布的歐洲人,並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為之命名。當地人則稱它為莫西奧圖尼亞(Mosi-oa Tunya),意為『像雷霆般轟轟作響的煙霧』。
維多利亞瀑布也是尚比亞的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和辛巴威的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的一部分。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維多利亞瀑布和這兩個國家公園列入世界遺產的名錄。它們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旅遊點之一。歷史
最早的已知的住在維多利亞瀑布附近的人是狩獵採集的科伊桑人,後來Tokaleya人在此定居,他們稱維多利亞瀑布為Shongwe,再後來恩德貝勒人在此落腳,並稱維多利亞瀑布為aManza Thunqayo,最後在這裡定居的馬可洛洛族的人則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即像雷霆般轟轟作響的煙霧得意思。
1851年蘇格蘭傳教士和探險家戴維·利文斯敦聽說在非洲內陸有一個大瀑布並開始尋找這個瀑布。從1852年1856年他從贊比西河的上游向下探險一直到達海岸。1855年11月16日他成為第一個看到這個大瀑布的歐洲人。利文斯敦是從上游接近維多利亞瀑布的,在瀑布上方他越過了一個小島,今天這個島就叫做利文斯敦島。利文斯敦在贊比西河上游就已經被Ngonye瀑布的景象所打動,他覺得維多利亞瀑布比上游的瀑布要壯觀多了:在一團水霧下贊比西河就像是突然從地面上消失了一般。下大雨後這團水霧在數公裡外就可看到。人越走近維多利亞瀑布,其轟鳴之聲就越響。這個奇景至今未變。他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為之命名。他寫道:「在英國沒有這樣美麗的景象,沒有人能夠想象出它的美景。從來就沒有一個歐洲人看到過它,只有天使在飛過這裡時才能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象。」
1860年利文斯敦與約翰·柯克一起重返維多利亞瀑布並對之進行詳細的研究。利文斯敦本人當時就已經理會到了這個瀑布形成的過程:「……贊比西河從它的左岸向右岸不斷刻入堅硬的花崗岩。」其他早期到達過維多利亞瀑布的歐洲人有葡萄牙探險家塞爾帕·平托和英國畫家托馬斯·貝恩斯,貝恩斯也是最早為維多利亞瀑布畫畫的人。直到1905年鐵路通到維多利亞瀑布,外部很少有人到達這裡。
1934年一個68.6平方公里大的跨國界的地區受到保護,從1972年開始這個地區正式成為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

[編輯] 特色
馬可洛洛族的名字來自從大瀑布上升的煙霧,這個煙霧可以達到300米的高處,即使在30千米外也可以看到。三比西河的河水在這裡沿1,708米的寬度上下落至110米。因此維多利亞瀑布是地球上最寬的、一致下落的瀑布。在二月到三月發大水時瀑布的流量可以達10,000m³/s,而在乾燥季節中瀑布的流量有時只有170m³/s。由於瀑布產生的水霧在瀑布附近形成了一個雨林。不過維多利亞瀑布不總是這樣龐大,在乾旱的年間在九月和十月它也會變成一條小溪。
維多利亞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準確來說是一個瀑布群,年平均流量約934立方米/,由『魔鬼瀑布』、『馬蹄瀑布』、『彩虹瀑布』、『主瀑布』及『東瀑布』共五條將近百米的大瀑布組成。1.5億年以前,當時地殼運動所造成的岩石斷裂谷正好橫切三比西河,河水直接瀉入長72千米、寬度25~75米的峽谷,形成了維多利亞瀑布。
瀑布右岸最淺,只有80米的深度,中部最深,達110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在滿月時透過瀑布的水霧可以看到月暈,而在白天水霧導致彩虹。
本來戴維·利文斯敦想利用三比西河作為「神之大道」來基督化南非內陸,但是維多利亞瀑布成為了河上無法通過的一個關口。它將河的上下游隔開。大量的水在這裡投入深處,然後沿著一個曲折的峽谷流出,而這個流出點是峽谷唯一的出口。維多利亞瀑布也是三比西河中游的開始,三比西河的中游從這裡開始流經多個峽谷,最後到達莫三比克卡霍拉巴薩水壩結束。

[編輯] 瀑布下

維多利亞瀑布下的峽谷
瀑布唯一的出口是一個在離瀑布西岸約2/3距離的一個深谷,這個深谷約30米寬,整個河水流入這個深谷,首先筆直流約120米,然後進入一個曲折的峽谷系統,這個峽谷系統約長80千米,是過去瀑布在花崗岩中刻出來的。
在第一個轉折點有一個小潭,在水少的時候這個潭裡的水淺和平靜,在大水時潭中有許多緩慢、巨大的漩渦。峽谷的壁高120米。

[編輯] 鐵路橋
就在第一段峽谷上,幾乎與瀑布垂直,有一座鐵路橋。它是唯一五座跨越三比西河的橋樑之一,1905年4月落成。大橋跨越250米,其中最大的珙跨越150米。低水時水面與橋面的距離為125米。本來它應該成為賽西爾·羅茲計劃的好望角-開羅鐵路的一部分,今天有班車連接維多利亞瀑布市、利文斯敦市和布拉瓦約,以及連接利文斯敦與路沙卡

[編輯] 地質學
維多利亞瀑布的上游有許多長滿樹木的小島,離瀑布越近,這些島嶼就越多。
地質學家今天還不清楚維多利亞瀑布形成的最初原因。當地的花崗岩中有東西和南北走向的比較軟的沉積岩堆積的裂縫。由於東西走向的沉積岩比較軟,因此瀑布主要以這個方向擴展,南北走向的沉積岩比較硬,它們形成三比西河的突破口,並將瀑布分成多段。隨著時間的變遷瀑布不斷向上游後退,而過去的瀑布和島嶼則在下游造成了許多狹窄、多曲的峽谷。由於地質學家對當地的岩石構造比較清楚,因此他們可以預言將來瀑布發展和演化的方向。

[編輯] 利用
維多利亞瀑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升為世界自然遺產後關於對三比西河的水利應用的爭執加深了。作為尚比亞和辛巴威的邊界河它的利用對兩個國家來說均有重要意義。三比西河管理不聞不問打算在維多利亞瀑布下造一座新的大壩,它將是繼卡里巴水壩和卡霍拉巴薩水壩後三比西河上的第三個大水壩。自然保護者警告它的建成將影響當地特有的動植物的生存,以及破壞至今為止未被破壞的峽谷。在瀑布不遠處造壩積水還會破壞峽谷的美景,影響旅遊業。

[編輯] 旅遊

在魔鬼游泳池游泳的遊客
在1905年通往布拉瓦約的鐵路建成前很少有人到達維多利亞瀑布。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和尚比亞及辛巴威獨立初期越來越多的人到這裡來旅遊。1960年代後期旅遊的人又減少了,原因是在辛巴威爆發的游擊戰和尚比亞總統肯尼思·卡翁達統治時期普遍的對外國人的不信任。
1980年代旅遊者又增多,維多利亞瀑布還被建設為一個終極運動的中心。1990年代末每年有三十萬人來到維多利亞瀑布,估計在將來的十年中其人數會增加到上百萬。著名景點為魔鬼游泳池〈Devil's Pool〉,是號稱全世界最危險的游泳池,位在瀑布邊緣,是個天然形成的泳池。
由於辛巴威的基礎設施比較好,歷史上訪問辛巴威方面的遊客比訪問尚比亞方面的遊客多。但是2000年代初由於羅伯特·穆加貝的統治所導致的社會不安使得辛巴威方面的遊客減少。遊客可以在兩國之間一日性地穿越國界,不必須申請簽證

[編輯] 國家公園

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中的兩頭白犀,2005年5月攝
維多利亞瀑布是尚比亞的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和辛巴威的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這兩個國家公園都比較小,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只有66平方公里,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只有23平方公里。
兩個國家公園中均有眾多野生動物生活,包括非洲野牛長頸鹿。維多利亞瀑布的上游還有眾多河馬
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裡還有兩頭白犀,它們是尚比亞唯一的白犀,不過它們不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而是從南非進口的。在原來英國人的居住區還有一個小墓地位於公園境內。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葡萄牙語:o Planalto Brasileiro)是南美洲東部位於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原(排在南極洲冰雪大高原之後)。巴西高原占巴西一半以上的國土,巴西總人口的80%居住于高原上。高原的海拔平均在500米-800米間。巴西高原南高北低,這種類型稱為「桌狀高地」。高原南跨亞熱帶,接近地球赤道,所以氣候熱,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且量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主要生長著熱帶稀樹草原植物,是南美洲杉的盛產地域。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的高原地面上覆有大面積的熔岩。高原上的礦產資源尤為豐富,含有鐵、錳、鉛、鋅、鉻、鎳、錫、石英晶、雲母等多種礦藏。其中以伊塔比拉為中心的「鐵礦四角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優質大鐵礦區。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橫跨中國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的全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的部分
青藏高原(北緯25°-40°,東經74°-104°)是亞洲中部的一個高原地區,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面積250萬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中國境內之青藏高原,占全中國23%面積。
高原邊界,東為橫斷山脈,南、西為喜馬拉雅山脈,北為崑崙山脈。涵蓋國境有中國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全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部分,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的部分或全部。名稱
舊書刊或部分民眾仍習稱青藏高原為青康藏高原,此因中華民國政府曾在四川、西藏之間設有西康省;中國以外國家則多以西藏高原稱之。

[編輯] 地理


青藏高原的周圍有許多山脈,它們大多數呈從西北向東南的走向,相對於高原外的地面他們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的許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時高原內部除平原外還有許多山峰,高度懸殊。高原上還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澤。亞洲許多主要河流的源頭在這裡。
青藏高原海拔列表

[編輯] 山脈
崑崙山脈
喀喇崑崙山脈
唐古拉山脈
橫斷山脈
岡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馬拉雅山脈

[編輯] 冰川
地球上中低緯度地區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蓋面積約4.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冰川總面積80%以上。
喜馬拉雅現代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現代冰川
崑崙山現代冰川
喀拉崑崙山現代冰川
橫斷山現代冰川
唐古山現代冰川
岡底斯山現代冰川
羌唐高原現代冰川
祁連山現代冰川

[編輯] 河流
黃河
長江(金沙江)
瀾滄江(湄公河)
怒江(薩爾溫江)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恆河
印度河

[編輯] 湖泊
班公錯
郭扎錯
魯瑪江冬錯
拉昂錯
瑪旁雍錯
昂拉仁錯
扎布耶茶錯
塔若錯
扎日南木錯
當惹雍錯
昂孜錯
格仁錯
錯鄂
阿牙克庫木湖
色林錯
烏蘭烏拉湖
納木錯
普莫雍錯
羊卓雍錯

[編輯] 地質形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擠壓,由此引起崑崙山脈和可可西里地區的隆起。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幾度達到停止,但有時也非常迅速。一萬年前其上升速度曾達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編輯] 氣候
由於海拔高,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複雜多變,青藏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
高原在夏天受熱明顯,因此形成一個位於高空的反氣旋青藏高氣壓,大大加強了南亞季風強度,並能影響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及強度。

[編輯] 文化
青藏高原上人煙稀少,但雖然如此,這裡有可能在兩萬年前就已經有舊石器文化的人類生存了。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圍文化(漢文化、西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響,但同時它也保存了它的獨有性。

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葡萄牙語:Cataratas do Iguaçu,西班牙語:Cataratas del Iguazú,當地的瓜拉尼語意為『大水』)是由位於巴西巴拉那州阿根廷邊界上的伊瓜蘇河從巴西高原輝綠岩懸崖上落入巴拉那峽谷形成的瀑布。現時成為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
伊瓜蘇瀑布與東非維多利亞瀑布及美加的尼亞加拉瀑布世界三大瀑布。伊瓜蘇瀑布實為一組瀑布群,由275股大小瀑布或急流組成,總寬度4公里,比尼亞加拉瀑布寬4倍,落差由平均60公尺至最高82公尺。年均流量1,750立方公尺/秒,雨季時瀑布最大流量為12,750立方公尺/,這時大小飛瀑也匯合成一個馬蹄形大瀑布。瀑布的成因
伊瓜蘇瀑布群位於伊瓜蘇河上。伊瓜蘇河在與巴拉那河會合前的約23公里前有一段高崖,因而造成差落為72公尺的瀑布群。其實,此高崖的成因是由於巴拉那河的河谷是由南至北走,而伊瓜蘇河的河床岩層卻正好與巴拉那河垂直。因此,巴拉那河承受的河水沖刷遠較伊瓜蘇河高。在經過長年累月的侵蝕下,巴拉那河漸漸變得越來越低,從而造成寬達4000公尺伊瓜蘇瀑布群的形成。

[編輯] 旅遊

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群所在的阿根廷伊瓜蘇國家公園和巴西伊瓜蘇國家公國先後在1984年1986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自此巴西政府當局在1990年代末開始發展該瀑布為旅遊區,亦吸引到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修建了約20公里長的遊覽棧道,鋪設了電氣鐵路,旅遊設施煥然一新。
由於旅遊業帶旺經濟,由伊瓜蘇瀑布地區附近的伊瓜蘇河口一帶幅射開去的三國邊境地區:包括巴西的伊瓜蘇市(Foz do Iguaçu)、阿根廷的伊瓜蘇港市(Puerto Iguazú)及巴拉圭的東方市(Ciudad del Este),都有受惠於日漸增長的旅客量。

[編輯] 瀑布的傳說
關於伊瓜蘇瀑布,當地有流傳著以下兩個傳說:
古代酋長的女兒愛上了聰明英俊的青年,卻得不到酋長的同意,於是揮淚投進伊瓜蘇河以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而她灑下的眼淚也化作終年飛流的瀑布。
古代一位叫做奈比(Naipi)的女子與一個叫做塔羅巴(taroba)的男青戰士相愛,女子美麗異常,招來當地水神,一條叫做恩波宜(M`Boy)的大蛇的窺視,在祭神典上,塔羅巴划船帶著奈比在巴拉那河上逃命,大蛇為之大怒,追趕之中化作大瀑布,使小舟從高空跌下,塔羅巴化身為懸崖上的一棵樹,奈比則成為懸崖下的一塊石頭,只有在彩虹出現時二人方得相聚。有趣的是大瀑布水流湍急凶猛,幾乎天天都能見到彩虹。

[編輯] 其他
伊瓜蘇瀑布的浩蕩,引來攝影家和不少電影工作者的垂涎,有多部國際電影都有在這條瀑布拍攝取景。包括:
1979年——太空城(Moonraker),是007占士邦電影系列的第11套電影。
1986年——教會(The Mission)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同性戀電影 春光乍洩(Happy Together)。電影裡將伊瓜蘇瀑布之飛瀑情況作近鏡拍攝,為時長達3分鐘,使部分觀眾慨嘆這是所謂「王家衛的藝術」。
1997年——(Mr.Magoo)
2006年——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

尼加拉瀑布

尼加拉瀑布
尼加拉瀑布[1]英語:Niagara Falls,法語:les Chutes du Niagara,源自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是一座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尼加拉河上的瀑布,平均流量5,720立方公尺,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尼加拉瀑布以美麗的景色,巨大的水利發電能力和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保護工程而聞名於世,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連接伊利湖安大略湖的尼加拉河流經寬約350公尺的戈特島(Goat Island)時跌入斷崖,並一分為二分別流入美國紐約州加拿大安大略省,形成兩個瀑布。
美國瀑布(American Falls)為小瀑布,在東側美國境內,占6%的水量,河水呈藍色。瀑布寬323公尺,落差52公尺。
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為大瀑布,也稱加拿大瀑布(Canadian Falls),在西側加拿大境內,占94%的水量,河水呈青色。瀑布呈半環型,寬792公尺,落差50公尺。
尼加拉瀑布

座標
北緯43度04分,西經79度04分表達錯誤: 未預料的 / 運算符;-表達錯誤: 未預料的 / 運算符
平均流量
5,720立方公尺
流入
尼加拉河
國家
加拿大美國
瀑布高度
50公尺
瀑布寬度
792公尺
瀑布邊城鎮
尼加拉瀑布城

安赫爾瀑布

安赫爾瀑布
安赫爾瀑布(西班牙語:Kerepakupay Vená,英語:Angel Falls),又譯安琪爾瀑布,有時依字義譯為天使瀑布,但不合語源;又名丘倫梅魯瀑布,位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州蓋亞那高原丘倫河上,藏身於的委內瑞拉蓋亞那的高原密林深處。
安赫爾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丘倫河水從平頂高原奧揚特普伊山Auyan-tepui)直流而下,寬150米,總落差979米(3122英尺),以離丘倫河谷地172米的分結晶岩平台為界,瀑布分為兩級,而最長一級瀑布高807米(2648英尺)。

[編輯] 歷史
1935年西班牙卡多納首次發現了原本只有本地印第安人才知曉的丘倫梅魯瀑布。
1937年美國探險家詹姆斯·安赫爾James Crawford Angel)在空中對瀑布進行考察時,因一次不成功的降落緊急迫降在山頂。之後,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他在荒野中攜妻子徒步跋涉11天才到達最近的村鎮,被當地人傳為奇跡。1956年,安赫爾在巴拿馬死於一次飛行事故。遵照他的遺願,安赫爾的兒子將其骨灰撒在了此瀑布中,爾後,委內瑞拉也將瀑布命名為「安赫爾」。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藏語:ཇོ་མོ་གླང་མ,尼泊爾語:सगरमाथा),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海拔為8844.43米,終年積。是世界海拔第一高。名稱
藏語珠穆朗瑪(ཇོ་མོ་གླང་མ;藏文轉寫:Jo-mo glang-ma)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稱作聖母峰。藏語「珠穆」(ཇོ་མོ;Jo-mo)是女神之意,「朗瑪」(གླང་མ;glang-ma)應該理解成母象(在藏語里,「朗瑪」有兩種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話說珠穆朗瑪峰是長壽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宮室。
西方殖民者及其後代更多的稱這山峰作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殖民者紀念英國殖民者侵佔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額菲爾士(George Everest)[1]
尼泊爾語名是薩迦瑪塔(सगरमाथा;Sagarmatha),意思是「天空之女神」。這名字是尼泊爾政府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名的。由於此前,尼泊爾人民沒有給這山峰起名,而政府由於政治原因沒有選擇用音譯名稱。
1258年出土的《蓮花遺教》以「拉齊」稱之,噶舉派僧人桑吉堅贊《米拉日巴道歌集》稱珠穆朗瑪峰所在地為「頂多雪」。1717年,清朝測量人員在珠穆朗瑪峰地區測繪《皇輿全覽圖》,以「朱姆朗馬阿林」命名,「阿林」是滿語,意思是「山」。1952年中國政府更名為珠穆朗瑪峰。
1956年,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出版總署通報「額菲爾士峰」應正名為「珠穆朗瑪峰」。
2002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西方世界使用的英文名稱"Mount Everest",應正名為其藏語名字"珠穆朗瑪峰"。 該報認為,西方使用英語名稱"額菲爾士峰"前280年前中國的地圖上標誌已以「珠穆朗瑪」命名。[2]
台灣傳統上一直以"聖母峰"稱呼此山,並在教科書中採用此意譯;近年來開始有人接受中國大陸"珠穆朗瑪峰"的名稱,但仍不普遍。[來源請求]

珠穆朗瑪峰日落

[編輯] 高度
珠穆朗瑪峰最近的一次測量在2005年,是由中國國家測繪局測定的。2005年3月的珠峰複測大型科考活動啟動開始,歷時2個多月的探測,5月22日第一批登頂隊員11時08分成功登頂,2005年10月9日測繪局公布珠峰的岩面海拔高度應該為8844.43公尺,冰層厚度3.50公尺[1] 。這是對珠峰進行的首次岩面海拔高度測量,據稱也是至今為止最準確的測量值,比1975年測量的高度8,848.13公尺矮了3.7公尺。為了得出更精確的權威數據,中國國家測繪局這次測量珠峰高度採用了經典測量與衛星GPS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案,並首次在珠峰測量中動用了冰雪深雷達探測儀。外界另有珠峰高度達8848公尺、8840公尺、8850公尺、8882公尺等多種說法。
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的點屬於南美洲欽博拉索山。而從山腳算起,世界最高的山峰是夏威夷冒納凱阿火山

[編輯] 文化影響
珠穆朗瑪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範圍內產生著影響。第四版人民幣十元的背面以及紐西蘭五元的正面就是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北坡國際太空站照片。

[編輯] 攀登歷史
1921年——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里中校的率領下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到達海拔7000公尺處。
1922年——第二支英國登山隊是用供氧裝置到達海拔8320公尺處。
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喬治·馬洛里安德魯·歐文在使用供氧裝置登頂過程中失蹤。馬洛里的遺體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而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故無法確定他和歐文是否是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歲來自紐西蘭的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 (Tenzing Norgay) 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是紀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有準確記錄以來)
1960年5月25日——中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是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
1975年——日本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性。
是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奧地利彼得·哈貝爾義大利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
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穆朗瑪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羅布·哈爾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歷史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犧牲人數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國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的殘疾人。
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
2001年——美國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
2003年——紀念人類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五十周年。
2005年——中國第四次珠峰地區綜合科考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攀登珠峰並測量珠峰高度數據。
2007年——尼泊爾觀光部指出,美國19歲少女「珊曼莎‧拉森」是最年輕的成功登頂外國女性。
2008年5月8日——奧運聖火珠峰登山隊的隊員抵達珠穆朗瑪峰峰頂,並燃點起祥雲火炬,進行約二百米的火炬傳送。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地圖
1900年時的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亞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藝術史專家認為它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脫離該名錄)。
1880年1888年間科隆大教堂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它至今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2001年有5百萬遊客參觀了這座教堂,2004年達到了6百萬。
科隆大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主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主保聖人為聖母瑪利亞聖伯多祿聖彼得)。前身
根據考古發現,教堂原址在羅馬帝國佔領時期是普通民居。從公元4世紀末或5世紀初起,在這個位置上開始建起了小規模的教堂。之後教堂不斷擴建和改建,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落成——今日科隆大教堂的前身。這座教堂在1248年4月30日的一場火災中幾乎毀壞殆盡。

[編輯] 建造
116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原存放于米蘭大教堂的「三王聖龕」(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贈給科隆大主教Rainald von Dassel。由此,各地來科隆朝聖的信徒驟增,原先的老教堂難以承受。1225年開始,建造新教堂的計劃提上日程。
1248年8月15日,新教堂在科隆大主教Konrad von Hochstaden的主持下開土動工。建築為哥德式,由建築師Gerhard von Rile以法國亞眠的大教堂為藍本設計。之後建造工程時斷時續,1560年因為資金原因完全停工。於是,未完工的大教堂統治了科隆的城市輪廓線300多年。

1900年時的科隆大教堂
直到19世紀初,隨著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作為德國統一象徵的科隆大教堂獲得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另外,當時盛行德國的浪漫主義風氣使得人們對中世紀重新感興趣,教堂的最終完工也再次獲得機遇。1842年9月2日,教堂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支持下重新開工。1880年,教堂在開工600多年之後終於按照最初的設計完工。157米高的雙塔使得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德國皇帝威廉一世1880年10月15日在科隆主持了盛大的落成慶典,然而慶典儀式由於具有新教背景的德國王室和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衝突而蒙上了不快的陰影。

[編輯] 完工後的歷史

1945年4月4日一位美國士兵和一輛被擊毀的豹式坦克在大教堂前的廣場上。
科隆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壞,被炮彈擊中共約70次。尤其是北塔塔基,在戰後的幾十年裡都依靠臨時的磚結構加固才逃脫倒塌的命運。1948年在尚未完全修復的教堂里舉行了慶祝開工700周年的儀式。1956年重新對信徒開放。

[編輯] 教堂內部
有104個座位,具中世紀晚期風格的唱詩台是德國最大的,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各有一個預留給教宗和皇帝的座位。祭壇里鍍金的三王聖龕裝飾精美,由於內部存放了被認為是屬於東方三博士的遺骨,這個祭壇因為被認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壇。教堂內的彩繪玻璃也遠近聞名。
教堂頂上一共安置了12口鍾。最早的是3.4噸重的三王鍾(Dreikönigenglocke),鑄造于1418年,安裝于1437年(後來三次重新鑄造,最近一次於1880年)。之後是重達10噸的"Pretiosa"(當時西方最大的鍾)和4.3噸重的"Speciosa",分別于1448年1449年安裝。而教堂內目前最大的鍾是聖彼得鍾,重達24噸,直徑3.22米,安裝于1924年

教堂平面圖

三王聖龕

Stefan Lochner的東方三博士朝拜聖嬰圖

教堂中殿,高達43米,坐位超過5500個,左上方為管風琴之一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其他名稱
英文名稱
Cologne Cathedral
法文名稱
Cathédrale de Cologne
基本資料
國家
德國
登錄類型
文化遺產
評定標準
文化遺產(i) (ii) (iv)
登錄年份
1996
瀕危年份
2004-2006
官方網頁
UNESCO(英語)
地圖